法制周報訊(通訊員 李艷)近日,岳陽中院執行局干警歷經近3個月的摸底調查與艱難協調,3樁涉及市干鮮水果批發市場數百個門面歸屬、總標的9000余萬元的執行系列案件宣告執行和解。
在岳陽市干鮮水果批發市場建設過程中,岳陽某置業有限公司拖欠周某、謝某建設工程款項6000余萬元,拖欠西藏某企業管理合伙公司借款3000余萬元。2019年,周某、謝某及西藏某企業管理合伙公司相繼向法院提起訴訟,向置業公司追討相關款項,并得到法院判決支持。今年8月,這一系列案件進入執行程序,由岳陽中院執行局辦理。
法院執行人員在對被執行人置業公司相關財產進行調查時發現,根據三方債權人的訴訟保全申請,法院查封的該公司名下水果批發市場共有451個門面,但由于市場建成后管理混亂,門面銷售、租用、占用等現象混同,絕大部分門面產權狀況不清晰,無法直接拍賣。同時,根據市政府對水果批發產業集約化發展的規劃,原位于臨港新區海吉星物流園的150余戶水果批發業主需要集體搬遷至干鮮水果批發市場。
一方面是9000余萬元債權亟待兌現,當中的6000余萬元建筑工程欠款具備優先受償權,與另一方債權人存在執行財產分配的權利競合爭議,而被執行人因資產管理不善,導致財產產權不清晰,變現困難;另一方面是市政府產業優化發展的規劃藍圖落地在即,亟需司法為產業轉移盡快騰出足夠“庫容”。
對此,岳陽中院執行局組織專門會議對案情進行仔細研究,9月初,由岳陽中院公開選定的某司法輔助機構正式進入水果市場,對法院保全查封的全部門面進行產權勘察、現狀摸查。與此同時,岳陽中院及時向市政府通報了案件情況。
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確定由經開區、市商務糧食局組成協助執行聯合工作組,配合法院入場開展市場資產摸排、業主溝通等工作。
在多部門聯合攻堅下,門面產權勘察工作有序推進。經勘察,水果市場尚有未售產權清晰的門面122套、未售已出租產權無存疑的門面47套,另有281套門面產權待進一步明確。
經對產權清晰門面數量的綜合調查,評估可變現的總值,以及前期市場已售門面的尾款收回,總金額已逾9000萬元。這一情況被及時反饋至聯合工作組,同時,法院積極做周某、謝某以及西藏某企業管理合伙公司的思想工作,爭取三方對于案件“一攬子”化解方案的支持。
在執行法官楊光的主持下,三方終于同意達成執行和解協議,由三方共同監督被執行人置業公司對現有無瑕疵門面出售及尾款回收后,再按照約定的債權分配比例予以兌現。
這一系列案件的成功和解,得到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為市政府的商業區域配套工作奠定了基礎。楊光介紹,后期將做好市場門面銷售及尾款回籠的監督工作,引導存疑門面產權進入法治軌道,協調干鮮水果批發市場持續、穩定經營發展,力求“案結事了”的圓滿成效。
責編:李林俊
來源:岳陽中院